《送春》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季节更迭中生命的流逝感,通过落花、雨丝、薄雾等意象构建出朦胧而哀婉的意境。歌词中“残红褪尽青杏小”化用古典诗词的物候描写,暗示繁华将尽的怅惘,而“风絮倦怠栖芳草”则赋予自然现象拟人化的疲惫感,折射出观者对春光消逝的无能为力。全篇以“送”为情感核心,既包含对春天的温柔目送,又隐含对时间不可逆转的哲学思考,在轻盈的意象中沉淀着厚重的生命体悟。歌词中反复出现的“你”形成对话结构,将抽象的春天人格化为可诉说的对象,这种抒情策略既延续了《诗经》“比兴”传统,又融合了现代诗歌的私语化特征。末段“未写完的诗行”与“消散的芬芳”形成艺术留白,暗示情感的未尽之意,让别离的哀愁在戛然而止的韵律中获得延续性。整首作品通过对自然物象的审美观照,完成了从物候变化到生命哲思的诗性转换,在古典意境与现代抒情之间架起隐喻的桥梁。